中国传统插花之篮花的风格特征及应用形式

中国传统插花之篮花的风格特征及应用形式

The 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Form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Flower Arrangement in BasketJIA Qing-hual,ZHANGQ-tng2,Bingng(1.ChnaFwerAangmentAsociation(CFAA),eig83;2.eiFstry University,Beijing )

AbstractCseradioalfloweragemetisetiqeinsioveenttarynddewitasilcceibleateals.Itcombinesothartistyandutility,makingitveryopularwithpeople.Bycoltingexistingpaintings,culualelicpotgaps, ancientbooksndratealsaedtoiediioalfowagntiskt,asateals,tysticaceist andaplicatiofosthougoutCinesedyastisereeaseared,providingmethodsforeritanceanddevelopentThesultsoed thattraditionalfowrarangmntinasketprimarilytiliedteongshngbasketandepalacepsketfollwdbyteoudbasket. TheSongDynastyfvoredLongshengbasket,while heroundlowerbasketbecamemoreprevalentduringtheYuanDynasty.Thebasketshape intheMingandQingdynastieswasmorediverse.PeoniesandchrysanthemumswerecommonlyusedFruitsbegantoappearintheYuanDynastyandwasextensivelyusedinteQingDnastyThstylofCinsetraditionalflowerarrangemntibasketinSongDyastyasplup, theflowerandtheliftbeamshowedablendedrelationship.ThbasketliftingbeamsintheYuanDnastywereraisedandmorethinerwide ningthedistancebetweenthelftingbeamsandtheflowers,resultinginabalancedandproportionedcomposition.TheMingDynastysaan increase in the height of the basket body,with the handle and body proportions approaching 1:1 . The traditional flower arrangement in basket intheQingDastyfurtherexaggeratedthandle-tbodyratioeatingaoreopenanddcorativeoverallshap.Itwasotolyusedn thehallandstudyoomtoeautiftelivingooenvironment,butalsoservedasdecoraieistoeanceatmosereMeaileit could be used as decorative elements for vessels,clothes and buildings.

KeywordsChinesetraditionalflowerarrangement;Tefowerarrangementinbasket;Stylisticcharacteristics;Aplicationfo

中国传统插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插花主要包括瓶花、篮花、缸花、盘花、碗花、筒花六大类容器插花,其中篮花因造型独特,且兼顾便携性、实用性及古老工艺和材料易得等特点,在六大类容器插花中独树一帜。篮花一般指用各种篮类作为插花容器的插花形式。篮,泛指以柳、竹、藤、草、麻、尼龙、象牙、金属丝、瓷等材料编织或以其他工艺手段制成的篮器,由篮身、提梁、篮沿3部分构成[,最主要的识别特征即提梁。篮花造型多样,器型丰富,注重提梁、篮身、花材的比例关系,强调提梁与篮沿在构图中的运用,充分展现提梁的框景、留白作用和篮沿流畅的线条美,巧妙运用虚与实、露与藏的对比关系,独具特色。

篮作为插花容器,质地轻盈,材料易得,制作工序相对简单,编织技法多样;因提梁的存在,造型独特且便于携带,具有中国传统插花其他类型不具有的广谱性和使用价值,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是群众基础最广泛的传统插花形式之一。早在《国风·召南·采蘋》中就有记载,“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维筐及筥。”将蘋装于筐和宫中,这是最早有关花器的记载,也是篮花的雏形。我国传统绘画作品中有许多精美的篮花作品,其中以北宋李嵩的《花篮图》最为出名,元代钱选也绘制了许多篮花作品,明清时期亦有大量以篮花为主题的清供图流传于世。此外,许多篮花造型的文物或者带有篮花纹样的文物也大量流传于世。

目前中国传统篮花最具代表性的应用方式当属天安门大广场大花篮,然而篮花在当代环境陈设中应用较少,多以西方或现代自由式风格为主,其传承保护和应用推广迫在眉睫。目前对于中国传统篮花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篮花的起源发展、插制和应用[1],篮花古画的图像意义[2-3],审美价值[4],文化寓意及情感价值[5],以及对花篮图的赏析[6-7]方面,但对于篮花风格特征的专项研究较少涉及。因此,笔者研究中国传统插花之篮花的历代风格特征,通过现存的篮花插花古画、文物史料等对篮花的器型、花材应用、造型特点和应用方式等方面进行梳理,旨在彰显中国传统插花之篮花的艺术魅力,为篮花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应用提供思路。

1中国传统篮花之古籍资料考证

以历代描绘篮花的47幅古画(表1)、篮花造型的文物图片(表2)及篮花纹样的文物图片和应用(表3)为重点研究对象,结合相关史料记载,研究历代篮花的整体造型、花材应用、器型和材质等方面的特点,并对篮花的应用形式进行总结归纳。

表1篮花古画作品收集名录Table1 Basket flowerpainting collection basic information表2篮花型文物收集名录2中国传统篮花的风格特征分析

2.1篮花的器型梳理通过对所收集的历代篮花绘画中花篮造型进行统计整理,共出现了10种不同样式的花篮,其中以隆盛篮和宫灯篮最多,均为11个,其次圆形篮8个,此外还有方形篮、鼓腹篮、圆形扁篮、鱼篓篮、圆台形篮、果盘状篮等不同样式的花篮(图1)。宋朝人民偏爱隆盛篮,提梁较扁宽且低,华丽的器型更能表现出雍容华贵的效果,契合宋朝百姓的审美需求。多采用团状花插制,更能凸显出丰富饱满的构图。元朝的隆盛篮与宋朝略有不同,提梁较细较高,提梁与篮身比例加大;同时,元代出现了圆形篮、鼓腹篮的样式,且圆形花篮使用较多,花篮样式的转变使得花篮自身更加突出。明清随着技术的发展,花篮样式愈加丰富,其中宫灯篮(图2)较为流行,明清两代的宫灯篮有一底座,篮身鼓起,篮口较大,提梁细高。篮身也有变化,根据编织技法的不同,又有六角累丝、八棱形等花篮样式,部分花篮中间镂空,提梁还可做成不同形状,颇具特色。清朝还出现扁方形的花篮,篮身较浅,提梁比例较高,更能体现出花篮轻便灵巧的特性,使用的材质也比较特别,以根雕为原材料,非常独特。以外,清代还有鱼篓形篮、鼓腹篮等各种造型(图3),可以说清代花篮是历代花篮造型的集大成者。

2.2 篮花的花材应用分析

2.2.1花材种类。通过对古代篮花绘画中花材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图4)可以发现,牡丹共出现29次,是当之无愧的榜首。此外,菊花、雏菊也深受古代人喜爱,分别出现10、9次。萱草、梅花、石榴花、玉兰、牵牛花、桂花、蜀葵、水仙、芍药、月季等也是篮花中常见的花材,出现次数均在3次以上。连翘、栀子花、南天竹、海棠、佛手、莲花、黄刺玫、葫芦等花材也有使用。水果在元代以前未出现在篮花中,到清朝大量涌现具有吉祥寓意的果实材料,如柿子、石榴、佛手、桃子、荔枝、灵芝等,象征着清朝人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是清朝篮花与其他朝代篮花的不同之处。

表3篮花纹样文物收集名录Table3 Collection ofbasicdata on the application of ancient flower图1古画中篮花器型出现次数图2清代缪嘉惠《岁朝清供图》图4古绘画中花材出现次数统计图3清代婉容《花篮图》Fig.3 Wan Rong's Flower Basket Diagram from the Qing Dynasty宋代的10幅篮花图共出现了18种花材。李嵩所绘制的宫廷篮花中花材种类数量最多,平均每只都使用了4种花材,且宫廷篮花所使用的花材品种较为少见,在其他的篮花绘画中很少出现。宋代民间篮花花材种类较少,基本只有1\~2种花材,且多为牡丹和菊花,其余花材都是较为常见的普通传统花材。元代的10幅篮花图共出现了16种花材。每个篮花的花材种类不多,但牡丹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花材,其他种类与宋代基本相同,并且出现了之前未出现的水果种类,如荔枝和桃子,同时出现了梅花枝条,这是与宋代篮花的不同之处。明代收集到的资料较少,但是从明代篮花纹瓷盘中可以看出,明代篮花也常用牡丹作为主要花材。在仇英的《仙女图》中,仙女所持的篮花中有一枝条向上伸展,可见木本枝条的线条美已在明代篮花中展现。清代的26幅篮花图中,共有27种花材,平均每个篮花有3种花材。除了常见的牡丹、菊花,还出现了灵芝、葫芦、佛手、玉兰等具有吉祥寓意或谐音的花材,紫藤、绣球、南天竹、荷花、莲花等花材也是首次出现。清代篮花水果种类极多,有桃子、荔枝、石榴、柿子等。新花材的出现可能与明清时期花卉栽培技术较为成熟有关,栽培技术的提升以及外来物种的引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篮花花材种类的增加。

2.2.2花材造型。宋代篮花花材的线条美并不突出,多以体量较大的团状花材为主,体量较小的花材点缀周边,营造丰盈饱满的效果。元代篮花已有枝条跳跃呈现,花材的线条美逐渐体现,线形花材丰富了篮花造型。明清两代的篮花,木本植物使用频率大大增加,且注重凸显植物的线条美,植物枝条与花篮形态相互融合,使得整个篮花造型更加生动活泼,展现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2.3篮花的整体造型

2.3.1早期篮花。先秦时期,百姓已具有用篮、筐、筥等器物装花装饰屋宇的意识。早期的篮花,实则是筐内简单的插几枝花,亦像是随手将花放置在篮内。插花自东汉佛教传入我国后得到极大发展,成为佛事供养物之一,佛前供花是当时插花的主要应用形式。到了唐代,宫发展为花筥,是以竹编的花器来盛放花瓣,以供神佛,篮花得到进一步发展。

2.3.2宋代篮花。宋代的插花艺术发展极为繁荣。由于宋代重文风气盛行,文人雅士的行为活动带动了整个社会风气的发展,士人爱花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爱花风气。上至宫廷贵族官员,下至文人百姓,种花、养花、簪花、赏花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插花艺术更是成为宋人“生活四艺\"[8]之一,与点茶、焚香、挂画一起作为日常雅致生活的一部分。

宋代李嵩绘制的《花篮图》是最为出名的篮花图之一,现存3幅,藏于不同的博物馆中,画中的篮花造型精美,色彩搭配和谐,且根据四季变化搭配不同花材,分为春季篮花、夏季篮花和冬季篮花(图5\~7),从侧面反映宋代篮花的发展水平是极高的[9]。3只花篮均为隆盛篮,竹编而成,细节纹饰略有不同,提梁扁宽,且具有装饰性纹饰,篮身类似马鞍状,两侧向下弯曲,花材沿着篮身向两侧延伸,“以大朵、团状之花为中心主花,衬绕木本、藤蔓、长叶枝花向四方四角扩展”,总体彰显了圆融、饱满、丰美的宫廷审美追求[10]。直观反映宋朝对于花的极致热爱,以及对丰满圆润构图的审美追求,这种热烈的气氛是后世所绘作品中不具有的。同时,从整个篮花的构图来看,花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而花篮本身是次要的,且花篮提梁与花材相互接触、相互交融,更能凸显整个篮花的饱满。宋代的另一位画家赵昌绘制的花篮图亦为隆盛篮(图8)。相比之下,这只体量较小,装饰较少,花材种类也少,整体显得非常朴素,是宋代民间篮花。整体造型与李嵩绘制的篮花大体相同,以饱满的团状花材为主,且花材基本在篮身及提梁内,整体构图比较饱满。

研究表明:宋代篮花多为隆盛型,造型丰满,提梁扁宽且较低矮,花材多采用团状花为中心,花材与提梁相互交融,整体造型端庄大气,象征兴旺繁盛、雍容华贵之意。

2.3.3元代篮花。元代由于社会动荡,文化艺术衰退,插花艺术也走向低谷,篮花的发展随之衰落,以致篮花相关绘画作品、文物等流传较少。但是受这一时期士人心态以及文人画、花鸟画的影响,元代的篮花更注重表达文人内心情感,可以说元代的篮花是一部分士人内心的真实写照元代钱选的篮花绘画作品极具代表性,与宋代篮花绘画作品相比,元代篮花风格明显发生变化,最为显著的特征是提梁变细变高,整个作品线条拉长,疏密有致(图9\~10)。钱选的《百花篮图立轴》(图11),最能代表宋代到元代的篮花风格变化,花篮提梁细高,篮身与提梁之间比例协调。钱选的其他几幅花篮图,花篮造型除提梁的变化外,篮身形状也有较大改变,圆形花篮、镂空花篮等出现,花材装在花篮内部,若隐若现(图12)。与宋代大体量花材相比,元代篮花的花材体量占比下降,花篮更为突出,同时受元代文人画的影响,元代篮花追求清净自在,不拘泥花材与形式,注重内心体现[],因此插花作品出现一些代表品行高洁或有着谐音寓意的花材果材,以抒发内心情感。

图5宋代李嵩《春花篮图》Fig.5Li Song'sSpring Flower Basket from the SongDynasty图6宋代李嵩《夏花篮图》Fig.6 Li Song's Summer Flower Basket from the Song Dynasty图7宋代李嵩《冬花篮图》Fig.7Li Song'sWinter Flower Basket from the Song Dynasty图8宋代赵昌《花篮图》Fig.8Zhao Chang’sFlower BasketDiagram from the Song DynastyFig.9Qian Xuan'sFlowerBasket Diagram from the Yuan Dynasty图9元代钱选《花篮图》2.3.4明代篮花。明朝时期商品经济复苏,花卉种植业迅

研究表明:元代篮花样式呈多样化,花材与提梁保持一定距离,注重留白手法,整体构图疏密有致。植物枝条跳跃呈现,注重展现花材自然灵动的线条美,整个作品更加生动。

图10元代钱选《花篮图》Fig. 10 QianXuan'sFlowerBasketDiagramfromtheYuan Dynasty图11元代钱选《百花篮图立轴》Fig.11QianXuan'sHundredFlowersBasketDiagramVertical Axis from the Yuan Dynasty速发展,插花艺术在理论和技艺方面都明显进步。明代的篮花绘画作品收集的资料相对有限。笔者通过明代4只绘有篮花纹样的青花盘(图13),和仇英所绘制的《仙女图》(图14)以及明代金花篮实物(图15)来研究明代花篮的造型特点。青花盘篮花纹样十分精致,篮身编织出了祥云图案,提梁上方也有装饰纹样,篮内的花材伸出篮外,与周围的花纹融合在一起。4只盘子中央的篮花均为宫灯篮,篮身中间向外鼓起,篮底外伸,篮口大,提梁与整个篮身的比例接近1:1,金花篮的出现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仇英所绘《仙女图》中,仙女手捧篮花,花篮为宫灯篮,提梁细长,花材枝条斜出篮外,姿态婀娜,动势明显。

研究表明:明代篮花篮身高度增加,提梁与篮身比例接近 1:1 ,造型与之前已有极大的转变

2.3.5清代篮花。清朝留存较多与篮花有关的绘画、装饰物件及有篮花纹样的文物等,除了竹编、藤编花篮,珐琅花篮、银花篮等金属材质的花篮也大量出现。通过对搜集资料的研究,可以发现清朝篮花有如下特点:首先,清朝篮花提梁与篮身比例加大,提梁进一步拉伸,篮身逐渐扁平化,花篮造型多样,且方形篮出现在清朝篮花的绘画中(图16)。其次,清代篮花的装饰纹样更加精致。从清代篮花文物照片来看,篮身装饰十分精美,提梁或以双股藤条拧成,或有精美金属饰品装饰,或绑上丝带、花卉装饰等,丰富了篮花的造型(图17)。镂空花篮不仅展示篮身之上的花材之美,镂空部分也能透出花材,营造出隐隐约约、若隐若现的效果,又是另一番景象(图18)。清朝民间的篮花则较为随意,如以清末吴昌硕的篮花绘画作品为代表的清代民间花篮(图19)。花材不像宫廷篮花那般鲜艳丰富,花篮装饰也不如宫廷花篮精美,花篮造型普通,花材摆放较为随意,更显清新自然、返璞归真的特征,更添野趣。

图12元代钱选《篮花图》Fig.12QianXuan'sBasketFlowerDiagramfromtheYuan Dynasty研究表明:清朝篮花造型更加丰富,提梁与篮身比例加大,木本枝条在整个篮花中的作用更加明显,整体造型变得疏朗,且花篮装饰性更强,宫廷篮花与民间篮花有明显差异。

Fig.13Blue and white flower basket pattern plate from the Ming Dynasty图14明代仇英《仙女图》Fig.14Qiu Ying'sImmortal FigurefromtheMingDynasty图13明代青花花篮纹盘图15明代嵌宝石六角累丝金花篮Fig.15Inlaid gemstone hexagonal recessed gold flower basket from the Ming Dynasty图16清代林素贞《岁朝清供图》图18清代沈振麟《清供花篮图》图17清代慈禧太后《花篮图》3中国传统篮花的应用形式分析

中国传统篮花的应用形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篮花本身作为装饰用品,以烘托居室环境或节日氛围;二是以篮花作为装饰纹样,凸显物品的精美。

3.1篮花作为装饰用品

3.1.1厅堂篮花。厅堂篮花指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厅堂所摆放的篮花。厅堂篮花不仅用来装饰厅堂,美化居室环境,还承载着深厚的艺术价值。古代的厅堂是家庭聚会、接待宾客的重要场所,因此厅堂篮花设计往往讲究热烈丰满,色彩艳丽,营造庄重大气的氛围,且多采用具有吉祥寓意的花材,如牡丹、菊花、百合等,以展现富贵华丽的效果,表达美好的祝愿。篮花不仅可以放置于桌上,因其提梁的存在,还可挂于墙上、柱上等,成为独特的装饰景观。

3.1.2书斋篮花。书斋篮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不仅是书斋内的装饰,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体现。书斋是古代文人用于读书、写作、沉思的空间环境,其篮花装饰往往造型简约,色调淡雅,秀丽清新,在花材选择上常用具有高洁寓意的植物,与书斋的宁静氛围相得益彰。常与书籍、字画等艺术藏品相融合,共同营造雅致和谐的文化氛围。书斋篮花更加注重展现深厚的内涵和深邃的意境,体现文人高洁的情操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Fig.18Shen Zhenlin's Qing Offering Flower BasketDiagram from the Qing DynastyFig.17 Empress Dowager Cixi's Flower Basket from the Qing Dynasty图19清代吴昌硕《清供图》Fig.19Wu Changshuo's Qing Gong from the Qing Dynasty3.1.3节庆篮花。在各种节日和庆典场合,篮花成为增添喜庆氛围的重要元素。节庆篮花通常色彩丰富,造型多样,巧妙融入文化元素和节庆特色,不仅增添欢乐气氛,还传递美好祝福。例如,清朝的《国朝宫史》记载,为庆祝太后六十大寿,特意准备了9款各具特色的篮花作为贺礼,显示了篮花在传统庆典中的尊贵地位。人们根据不同的节庆精心挑选花材,表达美好祝福和对生活的热爱。

3.2篮花作为装饰纹样篮花可作为工艺品装饰纹样。明清时期常见篮花形簪子,清代花篮式盒及宫灯,构图和谐,工艺精湛。随着技术的提高,瓶、罐、盘等瓷器开始呈现粉彩的篮花纹样(图20、图21)。清代后宫妃嫔的服饰也常见篮花纹样,如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雪灰色缎绣四季篮花棉袍,服饰上的篮花鲜妍秀丽,色调和谐[2](图22)。此外,篮花可作为建筑装饰纹样。明清时期,江南的民居中常出现一类叫作“花篮厅”“花篮楼”的建筑,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苏州狮子林的花篮厅。篮花形的花窗以及铺装也十分常见。

图20清代剔红花鸟图花篮式盒图21清代篮花纹罐Fig.21 Flower basket pattern jars from the Qing DynastyFig.22Flower basket shaped palace lantern from the Qing dynasty图22清代花篮形宫灯4结论与讨论

中国传统篮花是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历代篮花风格特征显著。笔者通过对现存有关篮花古画、文物史料等进行收集整理,对历代篮花的器型、花材、造型和应用形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传统篮花多使用隆盛篮和宫灯篮,明清时期花篮样式逐渐增多;牡丹、菊花使用较多,水果在元代开始出现,在清朝开始大量使用。宋代篮花多体现饱满丰盈之态,提梁较低与花材相融;元代开始提梁变细变高,注重留白手法;明代篮花提梁与篮身高度接近相等,到清代比例逐渐加大。中国传统篮花应用广泛,不仅可以美化环境,烘托氛围,也可以作为装饰纹样,凸显物品的精美。

中国传统篮花虽经历朝历代不断演变,但现代生活中传统篮花的应用和传承未能普及。因此,要加大中国传统篮花的宣传,通过各种媒介让更多的人接触篮花,了解篮花的历史发展,学习篮花的插制方法,品味篮花的艺术魅力,鼓励更多的人参与中国传统篮花的传承和保护,进一步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此外,要注重创新发展,不仅针对花篮原材料生产、制作工艺等进行创新,也要不断研究篮花插制技艺,鼓励发明和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加大篮花新型应用形式的探索,拓宽篮花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让篮花真正走进百姓生活。

参考文献

[1]赵宗祥,巢雨林,刘若瓦,等.中国传统插花—篮花之美[J].现代园艺,2021,44(5) :93-94.

[2]赵阳.宋代李嵩《花篮图》中植物的象征意义研究[J].中国文艺家,2020(8) :3-4.

[3]闫锦.宋画中的“容器插花”图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0.

[4]苏曼林.中国宋代插花艺术的审美价值:以李嵩《花篮图》为例[J].泰山学院学报,2022,44(2):108-111.

[5]樊朝霞.宋画中的插花艺术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21.

[6]马朋翔.对李嵩春季《花篮图》的赏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7(5):21.

[7]郭玲.从《花篮图》探讨文人风骨的画、插花和装饰应用[J].丝网印刷,2024(2) :52-54.

[8]方忆.宋代插花与花器刍议以宋画或宋意绘画为例[J].收藏家,2017(12) :3-11.

[9]徐寅岚.论宋代文人对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风格的优选[J].美术研究,2021(4) :85-88,97-100.

[10]宋栩栩.李嵩《花篮图》(春花)[J].书与画,2020(4):10-15.

[11]梁谦.中国传统插花题材绘画分析[J].明日风尚,2020(14):69-70.

[12]张燕芬.明清服饰之器物纹样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纹样

传统装饰纹样衍生图一四季福建茶叶(2023年11期)2023-12-08 12:03:34吉祥纹样插画设计包装工程(2023年12期)2023-06-28 09:14:46浅析彩陶纹样与青铜纹样的发展脉络与传承关系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4:16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紫禁城(2020年6期)2020-07-24 09:24:18西夏陵出土砖饰纹样与特点西夏学(2020年2期)2020-01-24 07:45:08《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08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西藏艺术研究(2018年1期)2018-07-10 08:33:54袁飞纹样设计湖南包装(2016年2期)2016-03-11 15:53:17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Coco薇(2015年10期)2015-10-19 15:03:24羌绣纹样题材及其与羌文化映射关系丝绸(2015年8期)2015-02-28 14:56:34

安徽农业科学2025年7期

安徽农业科学的其它文章‘双碳”目标下和美乡村建设水平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与行动路径-基于共生理论的探讨江苏省高素质农民培训的现状与改善对策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优化对策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科开放课程教学创新路径研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服务乡村振兴的困境与路径调研

相关推荐

心脏疼什么感觉
365体育入口

心脏疼什么感觉

⌛ 10-30 👁️ 5282
vct.cn大名单
365登录平台

vct.cn大名单

⌛ 10-12 👁️ 4402
仙乐国为什么被灭
365登录平台

仙乐国为什么被灭

⌛ 10-07 👁️ 7060